一首民歌到了云南这个地方,男人不想媳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绣荷包》属于谣曲中的情歌类,这类名歌全国各地都有,但曲调各有特色。云南弥渡的《绣荷包》是一首流传在弥渡县的传统情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弥渡花灯中,有着大量反映表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折子小调。人们对爱情的追求真诚的,而各民族、各地方追求的方式是多元的,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方式。

这种方式与本民族、一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地域心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弥渡姑娘心灵手巧,刺绣是她们的特长。她们的刺绣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如诗如画。她们送给情人的定情物往往是自己亲手绣制的精美的绣荷苞,这在花灯小调《绣荷苞》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小小荷苞,双丝双带飘,

妹绣荷苞嘛挂在郎腰;

小是小亲哥,

等是等着我,

不等情妹嘛,要等哪一个;

荷苞绣给小哥戴,

妹绣荷苞有来由。

哥戴荷苞街前走,

妹有心来哥有求。”

应该说是《绣荷苞》是女性文化一种积淀,那姑娘的每针每线,都凝聚着女性的心血,牵挂着女性的情思,这首歌既是一种情浓于血的真情的流露,也是女性才华的展现。

云南弥渡山歌《绣荷包》来源于马帮文化,具有弥渡山歌的风格和那种勾人心弦的魂魄性内涵。由此可见弥渡女人非常聪明,一个小小的荷包就让哥哥把她的魂儿带走,走哪儿想哪儿,经济实惠,很有智慧!

本文转自:西部音乐协会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有赏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uzx.com/mdxwl/140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