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潘阳梨花谷采茶!”有友邀约道。我只听说过弥渡有东谷梨花,还未听过红岩的潘阳梨花谷,于是便欣然前往。路不远,从弥城开车到红岩坡国道旁,悬香崖那里的路口向西再开几百米就到了。
秋千荡荡我们才进到农家小院,同行的男士们都走到小院的山坡上俯瞰弥渡坝子,欣赏美景。几个女人和小孩立刻就被院里的秋千吸引了,纷纷坐上去悠闲的荡来荡去。小院建在山坡上,风一阵阵吹过,就算是炎热的夏天估计也不热。风微微吹动女人们的裙摆,随着秋千摇曳着,感觉仙气飘飘。闭上眼睛,享受这一刻的放松,仿佛在世外桃源,一切工作的劳累、生活的压力和烦恼暂时烟消云散。虽然我们来得不巧,梨花已谢,但我觉得此时的景色也很怡人。
茶叶香香大家开心地玩了一会,热情的潘阳梨花谷“谷主”王建华就给大家端来了一大盆,没错,真是一大盆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茶水,茶香扑鼻。他说是他们锦绣潘阳茶厂生产的大叶茶,让大家尝尝。我们正想用纸杯装茶水喝,有人建议说这种大盆装的茶水,用大碗喝才更有味。大家都体验了一次大碗喝茶,颇有大碗喝酒的气势!他们家的这种大叶茶,很好喝,可惜我不常喝茶,描述不出它具体的好。王建华说他们还生产“云雾弥毫”茶叶,产品香高味长、持久,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欢歌声声听王建华介绍了他的茶园后,大家都想去看看。他说今天不仅让大家品茶、赏茶,还可以让大家采茶,并体验制茶。大家一听乐坏了,跟着小王就来到茶山。一层层的茶林,密密叠叠、整整齐齐,就像列队欢迎我们。远远的,我们就听到一阵阵的小调声。走近一看,原来是采茶大姐们边采茶边哼着小调。同行的友人有彝族的,也跟他们一起哼唱起来。他们还会现编歌词唱,唱汉语时我们也能听懂。大家也纷纷献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等等。我们刚好站在相隔不远的两边采茶,干脆组成两队对起歌来,这边唱一首歌,那边也还一首歌。我们这边有采茶大姐,他们能现编现唱,更胜一筹。歌声此起彼伏,笑声也此起彼伏!
制茶欢欢在欢歌笑语中,一个多小时悄然逝去,我们竟然采了三大背篓茶叶。王建华又带我们去体验制茶。没有见过制茶的有眼福了,从烧火、炒茶、揉茶、晾茶等全过程都能体验。等小王炒了一会后,我们几个人轮流去学炒茶。我也体验了用两根专门的木棍在大锅中翻炒茶叶,但是因为不太熟练,怕把茶叶炒糊了,尝试了几下就赶快让其他朋友接替。等锅里温度稍低后,还有朋友学着小王用手翻炒茶叶。他们炒完后,满手茶香,都舍不得洗手了。我们几个女的还体验了揉茶,可惜我不太会。不过,揉茶之后,手被茶油滋润,也是香香的。大家有忙着炒茶的,有忙着烧火的,还有忙着拍照、录视频的,各有所乐。
刀舞阵阵制好茶后就到晚餐时间了,各种美味佳肴自是不用说。有山里的山茅野菜,还有各种肉类,比如他们家山上放养的土鸡煮的鸡汤,扒得沥骨的猪脚肉等等。连玩累了的小孩子们都饭量大增,比平时多吃了些。吃饱喝足后,你以为就散伙了吗?好玩的“篝火晚会”还没开始呢!红岩福长村的“彝族小王子”来了,给我们展示了几段彝族的大刀舞。大家都围在他身旁认真地学着,跟着彝族小王子的脚步跳着。有几个地方要稍微停顿、跺脚,所以小院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的跺脚声,并且越来越整齐,越来越有力。主人王建华在院子中央烧起了一堆火,大家围着篝火欢快地打起歌来。跳了好一会,累了的就坐在一旁休息闲聊。有意犹未尽拿着大刀学跳大刀舞的,还有照相摆拍的。还有拿着彝族小王子的芦笙一探究竟的。还有围着彝族小王问东问西的,最后又让他给我们唱了几首彝族歌才作罢。
看着天色渐暗,孩子们快到睡觉时间了,大人们才依依不舍地跟热情好客的王建华一家和彝族小王子告别。大家都说,错过了梨花,不能再错过梨熟。大家都许诺着,等潘阳梨花谷梨熟的时候,再次相约。
生活有苦有甜,闲暇之余,何不去潘阳梨花谷赏漫山的梨花或品尝新鲜可口的梨呢?然后带上满筐的早酥梨、雪花梨、香酥梨、金花梨、苍溪雪梨和丰水梨满载而归呢?亦或去茶园采茶,和采茶的彝族大姐们学唱小调、对歌呢?或者体验制茶的不易和乐趣,然后可以带上自己亲手做的茶叶回家。亦可以随意走走看看,远观弥渡坝子的美景、荡荡秋千、打打歌,卸下满身疲惫,把轻松愉悦带回家!
来吧,弥渡潘阳梨花谷在等你的到来!
[谷雨见茶]END排版:刘艳萍签发:刘之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