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我们精神的延续,是人格的传递,家风正,则代表着家人之间和睦友爱,家族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一个家族有家风,是一件很有品位、格调的事情。《曾国藩家书》中提到:“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我国历来有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央视“家风是什么”系列记录片又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观看了记录片《写在照壁上的家风》。片中云南大理的白族村寨,呈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大理白族的建筑特色,寓意着吉祥和传承。白族的民居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照壁、大门这些方面。而且,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些建筑的照壁上、大门上,都书写着各自的家训。照壁上有的是对姓氏的介绍,而有的则把家风写在照壁上,可以让后人时刻警醒,把家风刻在心里、融入血脉。
白族人民注重传承民居彩绘艺术,注重传承古老的家风传统。白族民居照壁上的“家风”文化,十分的简约,却万分重要。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李家的家风是“青莲遗风”,青莲代表着青莲居士李白,希望后人能够像李白一样饱读诗书,富有才华,也希望白族的民居彩绘艺术能够更上一层楼。而张姓的家风“百忍”,是张权千户留给后人的警示,要子孙在忍耐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更有杨姓的“清白传家”,希望后人做人能够清清白白,不受世俗的污染。除了这些姓氏代表的家风还有许多,例如“琴鹤家声”为赵姓的家风,“水部家声”为何姓的家风,“工部家声”为杜姓的家风,“明道家风”为程姓的家风等等。但是无论是哪个家风,这些家风文化大多源于悠久的家族历史或者杰出的人物事例,然后由白族人民代代相传。这些照壁上的家风深刻影响着白族后人,让他们能够时刻保持清醒,正衣冠、明事理。刻在照壁上的家训一直围绕在白族人民的身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不仅让外人了解其家风文化,更内化成为白族群体高度认同的民情土俗。其实不论是哪个家族的家风,都是希望后人做人要能够有善心、有耐心、有良心,保持自身的优秀品格,为家族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的力量。透过片中事例,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白族人民对技艺文化传承、对家风传承的重视程度,使我们也能对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引起重视。
通过观看本记录片,不仅让我对白族民居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更使我意识到家风对人的客观影响以及家风传承的主观重要性。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家风建设,通过躬身实践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白持家的思想,为主流价值思想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贡献微薄力量。(供稿:廖思洁)
END
年第10期(总第期)
编审:段启功
弥渡检察融媒体
新浪微博
弥渡检察今日头条
弥渡检察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