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一个地方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神话传说,还是地方美食民以食为天,好像对一个地方最深层次的记忆就是这个地方所给予我们味蕾上惊艳的感觉尽管你会记不得某个地方所具有的东西还是依旧怀念当时给你不一样感觉的食物今天,我们想和您分享弥渡卷蹄1
名声大振
卷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而深受大理人民的喜爱其中尤以弥渡县一带所制最为有名故又称“弥渡卷蹄”弥渡,古代是一个水乡泽国弥渡猪多肉肥为了保存和利于流通人们就变着法儿地出花招卷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背后故事
相传在清朝年间,弥渡一位赴京赶考的学子,带了一罐卷蹄到京城,当时被一些学者品尝后大家都倍加赞赏,以至于惊动了皇上,并降旨要品尝弥渡卷蹄。从此弥渡卷蹄便名声大振,传扬四方。但让弥渡卷蹄名声大振的,或许不是皇上的降旨品尝,而是卷蹄的美味,都让皇上想跃跃欲试,故此,弥渡卷蹄这一美味佳肴便流传开来。我们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其中卷蹄的美味无疑是真的。2工艺制作
简单的食材,复杂的制作工艺是让每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食物吃起来味蕾爆炸的原因弥渡卷蹄便是如此选料及配料
选料:选用清洗干净的完整猪脚和猪里脊肉或猪后腿精瘦肉,猪脚剔出骨头,里脊肉和后腿精瘦肉切成条块状,宽约3~5公分,厚为2~4公分,越长越好。配料:用50度左右的白酒浸泡弥渡果子园村年独家祖传工艺生产的无公害有机生物食品防腐保鲜剂、染色剂、调味剂——粬米粉,并点燃白酒,边烧边搅拌至色彩鲜艳,加入适量草果粉、胡椒粉、茴香粉、八角粉、肉桂粉、食盐等20多种天然佐料拌匀。制作
将拌匀的佐料均匀的涂抹于剔骨后的猪脚里和切好的肉条后填塞于猪脚内,然后用清洗干净的糯谷稻草裹绑腿似的紧紧裹紧,放入容器内腌渍2~3天后,取出或煮或蒸熟,待完全冷却后,去掉裹扎的糯谷草,装入弥渡兴隆村特产的土陶罐内,间隙用炒大米面拌萝卜丝填充,密封罐口,一月后即可取出食用。用坛子保存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把煮好的卷蹄用棉纸包裹严实,像火腿一样悬挂起来保存时间可以长达8-10个月,卷蹄的色泽和味道也会保存得比较好,还能随吃随取。3食用、传承
卷蹄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蒸、煮、单食或配菜烹制都是非常的美味可口的,当下酒菜更美,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味道越美。身份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那时因其经济条件的不同,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弥渡卷蹄算得上是饭桌上的“奢侈品”,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最有身份的人才有机会品尝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一系列的政策出现,弥渡卷蹄已不再是老百姓饭桌上的“奢侈品”了,弥渡卷蹄从“贡品”成为商品,走向了市场,享受弥渡卷蹄,成了老百姓的大众菜谱,家常菜。传统制作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制作弥渡卷蹄在继承中有了创新和突破,有了专门生产弥渡卷蹄的作坊和工厂,注册了商标,有了产品名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现在较有名的有《曹氏卷蹄》、《弥筋卷蹄》。现在的弥渡卷蹄生产,真空袋装取代了兴隆村特产的土陶罐保存,这样生产的弥渡卷蹄,营养卫生,携带方便,易贮存,是走亲访友、礼尚往来,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佳品。在追求绿色环保高品质健康生活,回归自然成为人们首选的21世纪的今天,远离激素的传统美食——弥渡卷蹄香飘永远,走向全中国。THEEND想和你
看见不一样
文
墨墨鱼
图片/网络
编辑/墨墨鱼
往期文章推荐(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
文章一食在大理在舌尖起舞文章二大理
人间烟火气息之浓文章三再续情缘|白族绕三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