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体现大民生,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年以来,红岩镇清水沟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在三个自然村建成了5座标准化水冲公厕,一举扭转了过去群众解决“切身”难题只能靠“风景厕所”的局面。
清水沟村地处红岩镇西北部高寒山区,是弥渡县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辖三个自然村户人。虽然也算山清水秀,但由于交通条件滞后、耕地较少等因素的制约,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们便保留着上“风景厕所”随地大小便解决“切身”难题的习惯,即便之后生活条件改善后,回到村里找不到厕所上依然是大家难以启齿的一个大问题。
“以前清水沟村每个自然村只有一座非常简陋的公厕,群众上厕所非常困难,部分群众不得不随便找个偏僻地方上个‘风景厕所’。”清水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毕宏金回忆说,他指着崭新的东村公厕,高兴地讲:“现在么好了,三个村都新建了水冲公厕,大家上个厕所不用再到处跑,也不用再上‘风景厕所’了。”据了解,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清水沟村针对老百姓入厕难的问题入手,借助“厕所革命”重大机遇,共投入40万元在三个自然村建成了5座标准的青瓦白墙水冲式公厕,不仅一举解决了群众入厕难的“切身”难题,还让公厕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起以前的厕所状况,村民毕文禄深有感触:“以前的简陋公厕污水横流,苍蝇到处乱飞,不用靠近都能闻到臭气熏天。现在建了水冲公厕,不仅卫生干净,而且再也不用闻臭味了。”
“公厕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外来人群入厕难题,还全面改变了过去村民上‘风景厕所’随地大小便的陋习。特别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许多群众在自家自发建起了一大批水冲厕所,大大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毕宏金介绍说。在村民毕兰家,记者参观了他家的卫生间,太阳能沐浴器、台式洗脸盆、水冲式蹲坑一应俱全,室内干净整洁。毕兰边摆弄着家里的兰花边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逐渐好了,生活环境也要提高,公厕、水冲厕的建设,让大家都改变了过去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一座小厕所,连着的是群众的大民生。一座座公厕的建成,解决的是众多群众的“切身”难题,改变的是一个村庄的面貌,改善的是广大群众的文明生活。
文章来源:云南网云报
图/文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姚文龙李克钊投稿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