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方言众多,丰富多彩,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极具特色。思思就带大家感受一下每一个县市的方言。
1.大理方言
大理方言没有翘舌音,不论平翘舌统统念平舌,说起来真的很偷懒!用大理话念:“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若把十四念四十,就打谁四十。”除了音调不一样,全是平舌音,要真像绕口令里说的打四十的话,大理人得被打惨!
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大理方言是有儿化音的!大理人把“梨”读做“列”,把“哪点”读做“哪跌”,其实都加了大理口音的儿化,不信,用大理话快速地念“梨儿”,“哪点儿”看看小编说的对不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加油大理后台给小编留言交流。
2.洱源方言
一说到洱源方言,不得不提到那句大理人都知道的“(哆嗦哆嗦咪),我是洱源尼”,标准的唱歌啊有木有!和洱源人说话,绝对有一种在听歌的享受!洱源人说话婉转,不生硬,尤其喜欢在每句话后面加一个“哟”,这种商量的语气,显现出对他人意见的充分尊重。
3.祥云方言
总的来说,祥云话和弥渡话非常相近,估计除了两个县的人能分辨以外,其它地区的不少人都傻傻分不清楚。这两个地方地域接壤,口音相似度高也属正常。那怎么分别这两个方言呢?小编悄悄告诉你,如果听见有人把“铁路”叫做“特路”,把“特别”叫做“铁别”,放心,绝对是祥云人。有人把祥云话叫做土锅腔,其实这并不是贬低,实在是祥云土锅太有名了,早在古云南时,祥云人就曾经挑起土锅走夷方做买卖。还有,祥云人还爱说“舅子”(有点接近骂人的话),这个堪称祥云人的口头禅!
4.弥渡方言
小编老家就在弥渡,对弥渡方言有很深的感情。不过从小生长在下关,有时候对弥渡话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有一次,小编的爸爸念了一句诗:三塔做我的笔一张。笔怎么会是一张呢?小编绞尽脑汁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
直到看到文字才知道,原来是:三塔做我的碧玉簪。弥渡人说话,韵母u会变作i,“吃鱼”就变成“吃一”,所以,“碧玉簪”就成了“笔一张”了。弥渡人骂人爱说“冬帽”(相近的祥云等县也爱说),那你真的知道“冬帽”是什么意思吗?在“加油大理”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