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微党课”激活基层党课“一池春水”
弥渡县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传统党课时间长内容多党员难接受、专家讲理论深党员难理解以及形式单方法少党员难喜欢的“三难”问题,积极创新基层党课模式,探索推行微党课,有效激活了基层党课“一池春水”。
时间短内容精,向“十五分钟”要效益。设置时间上限,授课时间10—15分钟为宜,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做到简洁明快,以小见大,入情入理,可亲可信。时间的缩短、篇幅的压缩,让授课人在备课时能考虑充分、精心备课,以“短时”求“高效”、出“精品”。听课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有效解决了授课时间长内容多党员难接受的问题。
降门槛面大众,变“一言堂”为“大家说”。突破传统党课由领导、专家、党组织书记“一言堂”的模式,打破职务、岗位、资历的限制,把话筒更多地交给普通党员,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人人都是学员,变被教育者为教育者,变被动听为互动学,把“小党课”变成了人人参与的“大讲堂”。授课者来自基层一线,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说身边理,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符合需求,无形中拉近了党课与党员的距离,切实解决了专家讲理论深党员难理解的难题。
形式活实效强,让党课教育“接地气”。组织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授课地点可固定可流动、可室内可室外。或科室站所、工厂车间,甚或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组织层次可高可低,既可以是党委、党支部、也可以是党小组。听课人数可多可少,几人、几十人、上百人皆可,只要有需要、有人员、有场地,随时随地讲授微党课。授课方式“不拘一格”,可以纯讲解,也可借助PPT、视频等载体增强画面感。实例贴近基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讲大道理不空、讲小道理不俗。授课语言因听课者而宜,普通话、方言,甚至是少数民族语言皆可,力求用“接地气”的话语,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坐得住,有效破解了党课形式单方法少党员难喜欢的“瓶颈”问题。
近四年的坚持与实践,弥渡微党课已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带有弥渡标签的微党课犹如一粒播撒在弥川大地上的种子生了根、开了花,结了硕果。基层党课向“十五分钟”要效益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基层党员的好评与支持,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全县乡镇党委,县级党(工)委,基层党组织,已推行微党课多场次,多名党员干部登台讲课,听课者近11万人次。先后举办四届微党课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听党课、讲党课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了“支部是学校、党员是学员、人人是教员”的良好氛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