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得有情调,无需去咖啡馆或是西餐厅。在繁华的商业圈中,在那些街道小巷的转角处,一样隐藏了许多环境优雅、有格调有品位的餐厅。它们服务体贴,布置得当,环境干净幽静,约上三五知己聚会聊天、与另一半约会或一个人独自发呆,都是随自己的喜好。
A重现丽江的悠闲时光
想当年,丽江可是继阳朔之后的第二个小资度假胜地,那种连阳光都格外柔软的闲暇时光以及当地纯朴的人情味,至今仍是不少人珍藏的回忆。随着时间流逝,古城商业味渐浓,那个安静的丽江已难再见。不过依旧有人眷恋着昔日小城的那份朴实,于是把自己记忆中的古城,搬到了番禺万达广场的“鑫桂园”中。
原生态的丽江风情
这家新开的“鑫桂园”和以往路线不同,走的是精致小餐馆路线。
店中清一色的实木桌椅有着细细的纹路,正是当年丽江四方街上临水而建的小酒吧里最爱用的款式,店家贴心地在每张桌子下安装了暗屉,让食客放琐碎小物。餐厅墙上绘着蓬勃得几欲破壁而出的艳丽花草,间中点缀着云南特色碟子和植物,自有一股烂漫原始的风情透出。逢到夜晚,来自丽江酒吧的歌手在餐厅轻声吟唱,在烛光掩映下,宛然有了几分昔日丽江的感觉。
精致版传统云南菜
配合这丽江度假情调的,则是店家精选的云南各地特色菜,所用食材超过9成从云南空运而来。譬如丽江的腊排骨、弥渡的酸菜、邱北的辣子、昆明百年老店的饵块、曾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出现过的邓诺火腿……甚至连煮饭的铜煲,也是店家特意在云南找来老师傅手工打造,因此每一个的花纹都有细微不同。
最受欢迎的菜式是“丽江腊排骨”,它在丽江当地人气极高,不过却少有广州食客知道。据店家介绍,“丽江腊排骨”有两种吃法,一种专用于打火锅,表面带有一层银白盐霜,盐味极重,通常和黑山羊一起搭配下锅。另一种则用于做菜,需用咸味较轻的黑井盐来腌制,以凸显土猪肉香。大厨要把腊排骨先煮后蒸,把大部分盐分脱去后再加入其他香料一起蒸熟,属于做法考究的菜式。
西双版纳的“香草捆鱼”是餐厅的另一道人气菜式,大厨先把香茅、荆芥、九层塔等新鲜香草剁碎后制成香草酱,将罗非鱼腌制一个多小时后再烧制,味足肉香尚有汁,颇为难得。
餐厅菜式是传统的云南味,卖相却借鉴了不少西餐的摆盘方式,所用的碗盘或雅致或拙朴,和所盛菜式配合得宜,光是看着都觉得悦目。菜式的分量则多是两人份或是一人份,不妨多点几个特色菜试试不同风味。
B后花园的悠然下午茶
春光明媚,最适合坐在户外,沏上一壶香茗,吃几款点心,好好玩赏这一年中最为惬意的季节。不过市内餐厅少有户外露天花园,能全天点菜的更是凤毛麟角,刚开业不过半月的“茶里”,正是这少数餐厅中的一家。
新潮混搭茶点为主打
开在凯旋新世界广粤天地里的“茶里”,以中西混搭的新派点心为主打。由于帮衬的多为年轻人,这还能用支付宝埋单,非常适合潮人一族。
餐厅的出品以卖相小巧的点心为主,辅以少量主食,朋友小聚的话,轻易就能点满一桌子的菜式,对着琳琅满目的点心和满园春色,心里真是说不出的畅快啊。
设计点心单的雷国杰师傅,是一位拥有多年入厨经验的名厨,他擅长制作新派菜式。因此,在餐厅你既可以看到传统的煲仔饭,也能吃到卖相如同三文治一般的“太阳蛋糯米鸡”。
这里的点心以酥香浓味为特色,譬如“鹅肝芋角”,里面用上了口感较为结实的朗德鹅肝,煎香后把渗出的鹅油放入芋头泥中,再加入大厨炼制的猪油,炸出来的芋角香味自然比一般的芋角更为浓烈。
比较搞怪的点心还有“原只鲍鱼挞”,挞底用纯牛油混合鸡蛋面粉做出,馅料是杏鲍菇和猪肉碎,而干鲍就用鸡骨、排骨和猪肉汤扣足6小时而成,大厨把干鲍放到挞面一起烤制,入口咸香,极讨食客欢心。
C茶和点心的私语
“吾茶白”是那种你一不注意就会错过的小馆子,它隐藏在高德置地春商场负一层那曲折回廊的末端,既没有任何明确的路标,也没有缠人的传单宣传,是一家适合在里面发呆不受打扰的地方。
这是一家以供应简餐为主的餐厅,主打手工甜品和独家气泡茶,甜品的品种不多,约有10款,包括有味道清盈的四款“茶味布丁”,售完即止。比较受食客欢迎的是“抹茶蛋糕”、“拿破仑蛋糕”以及“抹茶布丁”,其中的“抹茶蛋糕”用上了浙江产的抹茶粉,虽然颜色不及日本的翠绿,但口感柔和,没有明显的涩味,适合广州人的口味。
店家用贵州红茶和绿茶来炮制气泡茶,以遵义海拔米茶园所产的茶叶为基底,加入经过5重过滤的软水,以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煮5分钟,冷却后加入糖浆调味,打入二氧化碳和新鲜水果,入口清爽。
食客最喜欢点上一份“果仁布朗尼蛋糕”来搭配“海盐红茶”,此款蛋糕可可味道重,和撒上了美国海盐、带有厚厚奶泡的热红茶颇为相合。
来源:羊城晚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