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理之问rdquo

弥渡县紧扣“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

加大古旧文物保护力度

利用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

推介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近日,即使天下着小雨,仍然有游客来到弥渡县密祉文盛街尹宜公故居旅游观光。熊雁是来自弥渡本地的游客之一,这里独有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让她感触颇多。

游客熊雁:

每次来密祉都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体验,特别是最近几年,经过古建筑翻新,感觉密祉更有那种文化底蕴,文化气息,来密祉走在文盛街,看到珍珠泉冒泡泡,尹宜公故居里面看看这些历史,听听小河淌水的曲调,特别舒服,特别惬意。

尹宜公故居属典型的明清时期三进院式走马转阁楼建筑,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曾于8年修复,9年2月,第一次陈展并免费对外开放。

年8月进行第二次陈列布展,在此可以了解到弥渡党史,尹宜公先生家史、生平、起居室和尹老先生取得的荣誉,还可以了解到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诞生背景、国内外影响力及小河淌水的文化渊源。

密祉AAA级景区的创建成功,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旅游观光。

尹宜公故居管理员查正萍:

特别是我们3A级景区挂牌以来,这个人数是逐渐增多的,尤其是国庆节期间,来参观的人数就有三千多人。

弥渡县在推进旅游产业开发工作中,紧扣“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结合弥渡县实际,充分发掘古城、古迹、古建筑的旅游价值,充分利用固态化历史遗迹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全域化发展格局。

同时,将散布全县的古村落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逐渐形成了文物、文化娱乐及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弥渡县现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及近现代重要遗迹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项。

弥渡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博物馆馆长毕通:

近年来,弥渡县对31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文物保护修缮,使承载着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载体得以有效保护。修缮完成后,对这些古文物保护进行了很好的活化利用,恢复了传统民俗活动。在这个乡村振兴当中,为文化振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下一步的文旅产业发展中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弥渡记者站:李克钊向晓英许晓东鞠强

编辑:阿苏越

责编:张银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uzx.com/mdxzx/134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