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弥渡密祉
万人空巷闹花灯
3月2号中午,密祉镇文盛街的灯班在密祉元宵灯会上表演花灯,有的舞着扁灯,有风调雨顺之意;有的舞着鱼灯,代表吉庆有余。
今天正值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在云南大理弥渡密祉镇则是每年龙灯会的日子,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灯班和老百姓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密祉镇密祉大寺旁的花灯广场“闹花灯”,载歌载舞,万人空巷。
灯会上,来自20多个村的灯班们把对来年的愿望表现在花灯中,表演道具也是老百姓们自己用竹篾、宣纸和水彩制作而成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表演中也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赞颂。不同的灯班表演的主题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丰富多彩。
其中最具密祉花灯特色的舞蹈《大脚婆》颇受观众青睐,80个“大娘”身背“小孩”,一手撑伞一手舞扇,一扭一拐的舞步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大理州花灯扎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海富:《大脚婆》是我们密祉的一张名片,演员们围成一圈尽情舞蹈,也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美好心愿。
密祉元宵灯会是弥渡花灯的浓缩与概括,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原生态花灯灯会,是花灯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东方花灯狂欢节”。密祉元宵花灯会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每年的灯会是这个小镇一年中最隆重和最盛大的节日,对于密祉人来说,春节可能不回家,但是正月十五、十六一定要回家上会,这才是密祉人最地道的年味。
弥渡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石海华:密祉文化底蕴深厚,花灯源远流长,相传始于唐南诏末期、宋大理国初,元、明、清逐步发展,至今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
如今,在弥渡密祉有这样一种说法,三岁的孩子四年的灯龄,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感受花灯,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今年16岁的白桂芹在灯会上表演了《姜太公钓鱼》,这是她第四年参加灯会的表演了。
白桂芹:每年来参加表演心情很激动,在学校里花灯氛围也很浓,我们都知道花灯是我们密祉的传统文化,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图文:罗云
本期编辑:杨琳
FM.7用声音联通你我
广告投放-
来自大理的声音
新闻资讯
扶贫路上
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