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由云初味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今天的寻味,我们去到的是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弥渡是多姿多彩、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民间传统文化沃土,浸流出了这条淌着月光,装满深情的"小河"。
But!!!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听见这个歌便会想到在一个月亮亮汪汪的夜晚,走在小河淌水的山间,阿哥啊,你来找阿妹的时候能不能带点卷蹄、吹肝、酸腌菜·······
弥渡,作为南诏王国的腹心之地,不仅有美如画的风景,静如诗的小河,白如玉的月光,还有还有做到极致的美食······如果你去大理,如果你爱美食,就来弥渡吧!
这一次我们去到的是一个名叫“古道饭庄”的地方。
环境清幽、既有农家的朴素,又有酒家的氛围。
环境
酒缸
阳光透过屋宇的间隙洒下来,刚好照在一排排的腊肠上,旁边是悬挂着的玉米棒子和辣椒串,恍惚间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寻常人家,吃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
腊肠
火腿
点上几个“最弥渡”的菜,才能不虚此行——
卷蹄,应该是弥渡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吧。卷蹄好吃,和它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先把猪脚剔骨,里面填充上经过红粬米粉、草果粉、胡椒粉、丁香粉、白酒、食盐等多种佐料调制过的里脊肉,再用糯米稻草捆制,放在土罐里腌上一个星期······
十余道制作工艺让它不好吃都难,色泽红白透明、肉质酸香、鲜嫩,既兼有火腿、香肠的特点,又有它独特的味道。
对,你没有看错,左边这个充满气孔的薄片,真的是猪肝!这是弥渡的又一特色美食——吹肝,因为切面似蜂窝,又名蜂肝,也叫风肝。制作过程也让人瞠目结舌,云南人在吃上是下了功夫的。一个新鲜的猪肝用导管灌满气,使之膨胀,再灌入用白酒调制好的以红粬米粉为主的多种佐料混合物,使灌入的佐料均匀分布整个肝体,扎紧管口,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吹肝的口感极好,没有新鲜猪肝的腥苦味,取而代之的是香醇爽口,满口回香,配上蘸水更是一绝!
弥渡密祉乡的豆腐宴才是一绝:一碗豆浆、一碗豆花、一碗油炸豆腐、一碗豆腐肉圆子、一碗麻婆豆腐、一碗荷花豆腐、一碗毛豆腐煮大蒜,对“爱吃豆腐”的人来说,弥渡绝对是个吃豆腐的好去处。
今天吃不了“豆腐宴”怎么也要吃点豆腐再走吧,点一份夹沙豆腐,又是一次全新的味觉体验。用鸡蛋套炸的豆腐中包裹着豆沙,豆香中多了几丝缠绵的蜜意,外皮是酥香脆爽的滋味,层层包裹,豆腐也能做出甜点的口感。
当然,纯味豆腐也必不可少,最简单的食物,最“原始”的吃法,才能发掘食材最本真的味道。密祉豆腐真的名不虚传,外形酷似乳饼,味道纯正,集甜香、鲜香、醇香于一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听说密祉豆腐好吃,除了制作工艺之外,和珍珠泉水是分不开的。
白生生的豆腐下,是弥渡的另一特色美食——酸腌菜。酸腌菜到处都有,但是凭什么弥渡的就能闻名遐迩?只有兴隆烧制的陶罐和弥渡特产白杆大青菜才能腌制出色香味具佳的弥渡酸腌菜这一脆爽生津、老少妇孺皆宜的四季开胃食品。
大理丽江不分家,点一份纳西瓦片烤肉,真的不要太惬意哦,火苗慢悠悠地舔着瓦片,留下灰黑交织的印记;瓦片之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大片肥瘦相间的肉开始渗出油来,继而滋溜滋溜地作响,香气随之而来,钻进的是鼻腔,却撩拨得心痒痒,除了大口吞咽口水,也别无他法了······
青蚕豆炒香肠,豆是现摘现剥的,肠是土法腌制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当然,弥渡的美食远不止这么多,黄皮粉、香酥梨、独头紫皮蒜、大芋头······弥渡的文化也不止《小河淌水》,走近弥渡才是认识了解它的正确打开方式。
寻味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