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3日,州委书记陈坚到弥渡县调研时强调,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打好文化牌抓实旅游文化产业,打好生态牌抓实现代生态农业,创新思路构建长远城乡规划,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调研中,陈坚先后到德苴乡马腊么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茂拉阱村、团山村、油橄榄种植基地,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滇西蔬菜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密祉镇文盛街、桂花箐“小河淌水”源头等地,重点调研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生态农业、脱贫攻坚、重点水源地建设等工作情况。
陈坚要求,要打好文化牌,用好“小河淌水”和“花灯之乡”两张名片,抓实旅游文化产业。要连接散布的水源,统筹生产生活用水和风光用水,恢复和打造兼具城市风光、村庄风光、田园风光和森林风光于一体的“小河淌水”水系,并注重水源保护与河道的生态化治理,让弥渡各地处处“小河淌水”。要保护和传承好花灯艺术,将花灯艺术元素充分体现在建筑、街道、标识上,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加广泛的群众接受。要在创意上做足文章,用文化理念和模式,重点开发“小河淌水”“弥渡花灯”系列产品和体验式项目,培育新的旅游业态和上下游产业,以产品和项目为载体,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发展现实。
陈坚要求,要打好生态牌,创品牌、扩规模、提效益,抓实现代生态农业。要坚持以蔬菜为主,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识农产品。要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要加大创新力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创新科技等现代要素支撑体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完善电商服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方式,提高销售价格。
在调研脱贫攻坚中,陈坚强调,贫困群众是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要高度重视和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要广泛宣传,让贫困群众明白脱贫攻坚事关自身利益,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干部在干,群众在看”为“干群一起干,群众主动干”。要积极引导,让非贫困群众理解党对贫困户的扶持政策,清楚自己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利益和实惠。同时要再找问题、再补短板,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要按照中央要求,对标对表整改问题,完善痕迹档案资料,大力培育能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的产业。
在调研城乡规划中,陈坚指出,弥渡县是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闻名省内外的“花灯之乡”,全县的城乡规划必须紧扣这两个元素,在规划中融入文化元素,体现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格局、空间规划格局,构建一个能够真切反映弥渡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小河淌水清幽幽景观的长远规划;建议弥渡在寅街镇和县城之间打造一个花灯片区,文化片区,通过弥渡花灯文化、歌舞、服饰的展示,真正把弥渡花灯变成一种活的文化,变成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变成一种观光文化,变成一种品味文化,变成一种感悟文化。陈坚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全县水系建设,全力以赴打通全县水脉、水系,构建全新的水循环系统,并表态,在今后的几年中,将每年支持弥渡万至万元的资金,帮助弥渡建设一个到处河道沟渠弯曲、清水常流的水环境。
在寅街镇彭家庄水库施工现场,陈坚强调,鉴于中央资金难以到位、县内财政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弥渡县可与建筑施工方签订新的合作协议,用3P建设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融资难的问题,多方式抓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快输水管网及其他配套工程的实施,争取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陈坚叮嘱,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在调研中,陈坚还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干部工作要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在实干中识别和选用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型”干部,尤其要识别和选用思想解放、创新大胆、敢作敢为敢担当的“狮子型”干部,并严肃处理不想干事、不愿担当、没有作为的干部。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靳汝柏,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彭斌,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县委书记沙伟风、副书记欧阳学礼等县领导陪同调研。
文/姚文龙施贵兴
图/姚文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