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官厂村小竹篮ldquo编rdq

盛夏的骄阳下,走进红岩镇官厂村村组活动场所,到处都可以看到手工师傅们编织竹篮的忙碌身影。破竹、磨竹篾、穿竹条、编织,精湛的编织技术、精美的手工竹篮,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欣欣向荣景象。

官厂村隶属于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章岗村委会,属于坝区,国土面积有0.23平方公里,海拔米,全村共有农户53户人,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建档立卡初期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9%。为摘掉贫困村帽子,村党组织主动作为,顶在前面领着干。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竹篮,奋力一跃,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变形记”。脱贫攻坚以来,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引领群众走上手工编织竹篮的产业发展道路,全村半数以上的村民都加入了手工编织竹篮的产业发展队伍,人均年收入达1万余元。一个个小竹篮“编”出了官厂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幸福”。幸福生活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和懈怠者。官厂村发展编织竹篮产业初期更是一波三折,编制技术和销售渠道一度受限,很多村民积极性不高,少部分人甚至打起了退堂鼓。面对难题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迎上去做工作,组织编织技术培训,开展交流学习,主动邀请村内“编织达人”现场指导,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编织技术扩大编织队伍。村内许洪、李玉兰、许文红三位“编织达人”农闲时间也义务在村组活动场所内当起了编织辅导员,给初学者手把手讲解示范。经过努力,村内多半的群众都加入了手工编制竹篮的队伍。竹篮编织出来了,可是要如何销售呢?面对销售难题,村党组织和村组干部更是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走村入户,上山下乡,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主动了解掌握编织市场行情,全面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在不懈努力下引进5名大理下关批发市场的个体老板到村内进行收购,价格根据竹篮的大小每个30元到80元不等,及时有效解决了竹篮的销售难题。“以前村里日子不好过,近几年村党支部牵头带领群众搞手工编织竹篮产业,只要勤奋点,我家人均年收入可达上万元。”红岩镇章岗村委会官厂村党员许丽芬喜笑颜开地说。目前,官厂村共有60名村民加入竹篮编织队伍,每年可以销售出竹篮1万只左右,年产值可达40万元。官厂村村长苏荣贵向我们介绍,“接下来,我们村将积极引进周边县市批发贸易公司支持,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增加编织品种,改进技术手法,提高产业产值,助推脱贫致富”。如今的官厂村,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图/文红岩镇张艳萍

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uzx.com/mdxwl/96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