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
8月27日至28日,咱们弥渡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日报社、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他们齐聚弥渡,对弥渡开展主题采访。小弥了解到,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采访,而是根据云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同志重要批示,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一次主题采访活动,这样直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到咱们县开展主题采访的情况并不多。采访团为什么会来弥渡?都来了哪些媒体记者?媒体记者的采访都有哪些感受?下面,小弥就为各位小伙伴说道说道!
采访团为什么会来弥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很多村庄不同程度出现老村旧房闲置化状态,大量的“空心房”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房”的存在,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加剧了农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形成了农村新的安全隐患。在“空心房”地带,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缺失,脏、乱、差现象普遍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恶化。加之“一户一宅、面积法定”的宅基地政策及“建新还旧”土地法规落实不到位,形成了农村宅基地“多、大、乱、空、违、转”现象。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农村的“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个难题对盘活农村闲置集体用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咱们弥渡坝区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7%,而在坝区居住着71.9%的人口,坝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公里,是全州除大理市之外坝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破解这个难题对于咱们弥渡更是意义重大。
红岩镇章岗村委会青土坡村
从今年2月起,咱们县在往年探索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空心房”整治,推动“一户一宅”政策落实,积极探索并走出了一条“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布局合理、节约高效”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新路子。今年7月19日,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到咱们弥渡调研时,对咱们县在“空心房”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所做的工作的做法和探索出来的经验给予了肯定。近日,王予波副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委农办将弥渡县“空心房”整治的先进经验转发至州(市)、县(市、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参考、借鉴、学习,要求省委宣传部组织新闻媒体,对弥渡县“空心房”整治的先进经验开展宣传报道。
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都来了哪些媒体记者?
1
1
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云南日报社记者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云南网记者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云南政协报记者云南信息报记者都去了哪些地方采访?
采访团一行先后深入红岩镇章岗村委会青土坡村、罗营村委会观音村、赤水村委会大东村、东海村委会张官营村八组,新街镇董河村委会大荒地村、永祥村委会沙地村,以及新街镇国土和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实地采访,还采访了各地村民小组长、普通党员、村民代表、乡镇干部。
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州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沙伟风就全县“空心房”整治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情况介绍,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媒体记者的采访都有哪些感受??
咱们县“空心房”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工作,走在全省各县市区前列,为全省探索出了较好的经验,也得到了记者们的肯定。小弥对采访团的部分记者进行了采访,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云南日报社记者博达:
两天来,对弥渡“空心房”整治工作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弥渡开展“空心房”整治,推动“一户一宅”政策落实,整治出了活力、整治出了干净、整治出了卫生。接下来我们将在《云南日报》做深度报道,力争把弥渡样本、弥渡经验推向全省。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剑
这次到弥渡县采访“空心房”整治工作,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整治前后乡村的人居环境提升效果很明显,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又有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楼房,还有丰富的文化设施。我觉得空心房整治给人居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我觉得弥渡“空心房”整治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该县先行先试、政策保障,还有群众的支持,还有基层干部工作的细致,保证了老百姓的满意,盘活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为弥渡后面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报道的重点和亮点特色。文图
李武华李加勇
编辑
马晓燕
审核
马晓燕
终审
向晓英
签发
李武华
咱弥渡来“客人”啦!
白癜风丸价格白癜风丸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