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弥渡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

真是好事多磨!咱们大型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的演职人员原计划从7月20日早,从咱家乡弥渡出发乘客车达到昆明,分两个航班前往北京,但天空不作美,因北京暴雨来袭,飞机难以降落,航班一再延误,演职人员不得不分5个航班到达北京。所有航班都是凌晨一、二点才抵达,到了宾馆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7月22日凌晨4点,全体演职人员才安全到达北京。

7月23日、24日大型花灯剧《山村·小河·月亮》,将在北京红塔礼堂倾情上演。

连夜搭台准备,赢取分秒时间!每批抵达的演职人员都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连夜搭建舞台,为演出做准备。一连两天,演职人员们天一亮就赶往礼堂,搭建舞台背景,准备音响、灯光,试音、试镜……忙个不停,一直到晚上11点才离开礼堂。

接受媒体采访

就是在当天下午,彩排的演员们一直到14:00了才吃上午饭,匆匆吃完盒饭,没有片刻的休息,又接着走台排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证明:我们不仅有《小河淌水》,还有很多像《小河淌水》一样优秀的花灯剧目!

时下的首都北京,天气十分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前来观看演出的心情。刚过18点,便有观众陆续到达红塔礼堂。“知道咱们家乡的花灯大戏要来北京演出,特别激动,提早吃完晚饭就很快赶过来了。”在北京上了大学并留在北京工作的陆勇带着女朋友19点不到就来到红塔礼堂。19点过后,整个红塔礼堂座无虚席,观众们在静静期待着大戏精彩上演!

前来观看演出的嘉宾,纷纷争相领取《山村·小河·月亮》宣传资料,还兴致勃勃地在宣传展板上签名留念。

与嘉宾和观众合影留念

演出前,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亲切接见了省、州、县领导和大戏主要演员,了解弥渡文化建设情况,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随后,雒部长一行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

与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合影留念

19:50,演出在一首婉转优美的花灯曲调中娓娓拉开序幕,分钟的精彩演出,把观众带进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让观众深深感受到花灯民歌之乡、《小河淌水》的故乡的神韵。

故事以茶马古道上的文盛街和传承千年的南诏铁柱踏歌会为背景,讲述发生在著名风景名胜区太极山麓的桂花箐村,人称“调子客”的小石匠与“歌仙”李三姐、十大姐中的大姐与马锅头、小九妹与鲁二少爷三对青年男女间的相识、相知、相恋,最终成为眷属的爱情故事。该戏反映出弥渡人热爱生活,勤劳善良,宽容忍让、能歌善舞的至真、至善、至美本色,勾画出弥渡这方乐土上那山、那水、那月,以及处处是和谐共融的美丽景致。在真、善、美中诠释了“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千年俗语,展现了弥渡“民歌之乡”、“花灯艺术之乡”的魅力。

优美的舞美设计,美轮美奂的舞台灯光,清新的场景画面,演员们地道的花灯唱腔、朴实自然的情感流露,把现场观众带进了一个个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观众拿着相机、手机,噼噼啪啪拍个不停,记录大戏精彩瞬间。演出结束后,合影留念很多“灯谜”仍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有的冲上了舞台与演员们合影。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演出结束后,文化部艺术司举行了“一剧一评”座谈会,座谈会上,文化部领导向咱们县颁发了中宣部、文化部的会演《纪念证》。

随后,8位专家对《山村·小河·月亮》进行了认真、精彩的点评,给予大戏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给予了厚望!

与专家们合影留念

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在京演出后,民族时报、中国文明网、云南网、云岭先锋网、新华网、中国民族报、新影戏曲台、中国大理网、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民族宗教网、昆明信息港、中国民族报、国家艺术院团、大河网、天天快报、中国文化报、大理电视台、云南日报英文版、大理电视台《身边》、央广网、云南日报、千龙网、光明网、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云视新闻、台湾网、北京日报、云南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

7月28日早,全体演职人员安全达到昆明,圆满完成了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的北京演出任务。

图/李敏编辑/李敏赵银苍

花灯故事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uzx.com/mdxwl/69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