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于马厂箐村民而言,是忙碌之季,也是丰收之季。天刚蒙蒙亮,村民便起床劳作了。初秋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冷而潮湿的味道,天气开始转凉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然而对于马厂村民来说,却是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秋天,是重楼丰收的季节!
小小的重楼撑起了大产业。重楼产业,正是拉动马厂箐脱贫致富的那匹“黑马”。
马厂箐村地处弥渡县红岩镇九顶山山坳里,村庄海拔高,地势降幅大,雨多雾大,气温低,加上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极差,过去一直是红岩镇出了名的山区贫困村。全村有农户70户人,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3户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5%,贫困面极大。山地只能种些玉米和小麦,农业生产收入微薄,当地村民只能“靠山吃山”,到附近山上采挖野生中药材卖了钱贴补家用。
由于地处深山夹谷中,马厂箐交通极度不便,就连碾米、磨面粉和粉糠都只能用手推车拉到几百米外的吉祥庄去,赶集全靠步行,出行十分艰难。全村人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不愿回家乡发展,村里的姑娘普遍外嫁,却没有多少姑娘愿意嫁进来。小伙子们为娶不到媳妇而发愁。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厂支部几个党员在外打工时,了解到重楼市场的前景比较可观,于是决定回家种植重楼。万事开头难,种植初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日常管护难、见效慢,外来偷盗的现象时有发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后,不断摸索重楼种植的经验,不断总结,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经过几年摸索,种植技术得以成熟,销路也一步步打开了。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验也在不断积累,同时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最初带头种植的几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厂支部党员带头发展重楼致富的壮举给马厂党支部带来了启发和灵感。为了让马厂箐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以马厂党支部书记为首,在部分党员的带领下,马厂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重楼种植,并在种植技术上进行指导、在销售上积极为乡亲们提供帮助。在马厂党支部全员的带动下,马厂箐全村70户人家家户户种起了重楼。马厂村贫困群众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带动下,努力脱贫,勤劳致富。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上马厂党支部的帮助,马厂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重楼种植基地。在马厂支部积极支持、努力与引导下,马厂箐更多的贫困农户依靠重楼种植脱了贫,一部分群众还依靠重楼种植致了富。
恰逢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东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马厂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及时成立理事会,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建设家园。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村内道路由原来的坑坑洼洼、崎岖难行的土路变成了整洁、干净的石板路和水泥路,全村铺设石块路.9米,进户巷道15条,折合.59平方米;建挡墙36.44平方米,栽种樱桃、青花梨等树木棵,建设钢构环保树脂瓦客场平方米,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6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建起了舒适美观的小楼房,全村拥有各类车辆30多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发展。
小小的重楼撑起了大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本村一些原来十分困难的家庭,从最初年人均纯收入两千多到现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四千多元,贫困人口由年的23户98人减少到如今的9户31人,从而甩掉了贫困的帽子。马厂箐村民在马厂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种植重楼达多亩,年收获重楼种子达6吨多,成品达10多吨,全村重楼种植产业年收入达多万元;到年,全村种植重楼达多亩,收获重楼种子达7吨多,成品达15多吨,种子售价由去年的-元/千克上涨至-元/千克、根茎售价由去年的-元/千克上涨至-元/千克,全村重楼种植产业年收入增至多万元,马厂村也由昔日的贫困落后山村变成今天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来源:大学生村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