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每年农历正月、二月是咱们弥渡县民俗文化活动最为集中的月份,这不,3月23日,农历二月初七,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就将举办古老而又神奇的“鸹鸪节”。“鸹鸪节”主办方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及承办方二宜可坝村村民小组郑重向各位小伙伴发出邀请,诚挚邀请你的到来!若你错过了这一天,你就得再等一年!“鸹鸪节”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民俗活动,已经延续了多年的历史。“鸹鸪节”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俗活动?下面,小弥就带你一起去看看!
牛街鸹鸪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七,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方圆数百里的各族人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扶老携幼,汇聚来到村后的神树下,杀鸡宰羊祭祀“鸹鸪”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
在二宜可坝村,当地的彝族群众称布谷鸟为“鸹鸪”。阳春三月,二宜可坝的山谷间,总是传来布谷鸟催耕的鸣叫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在当地人看来,布谷鸟是从天神那里飞到山寨来告诉人们抓紧春耕生产的神鸟。
传说远古的时候,彝人不会分四季,不懂生产节令,日子过得很苦,天神看到了,非常同情,就派遣布谷鸟向人间报春。布谷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春天的信息带到人间。还教会彝人分四季、节令,懂得何时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人们为纪念布谷鸟的恩情,每年人们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以后,就按传统习俗,筹办美酒佳肴,祭祀“鸹鸪神”。这民俗活动已经在这里延续了多年,近年来更是一年比一年热闹,成为了村里最热闹、最盛大的民俗活动。
当地村民说,在二宜可坝,每年的鸹鸪节比过年还热闹,村里人都会邀请亲戚朋友来到村里过鸹鸪节。村民还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每年的鸹鸪节无论路有多远,都会赶回来。
鸹鸪节这天,在村口,热情好客的彝族同胞夹道欢迎远方的客人,送上一碗香甜的米酒。
每年的祭“鸹鸪”仪式在村后神树下举行,由村里的毕摩主持,吉时一到,村民们便烧香放鞭炮给神树披红挂彩。公祭的献物是一只大羯羊,羊杀死后供奉在祭台上,呈跪匐状。参加公祭的村民将白米、腊肉、大公鸡和三支香交给祭师贡到祭台上,大家在“鸹鸪神”树下一一跪好,由村里的毕摩为每户问三卦,三卦皆为顺卦者即被选为来年的“鸹鸪头”。
被选中的“鸹鸪”头,要在来年准备羊、鸡和腊肉请全村人吃饭,到时各家都会带一些食品,并前去帮忙。选好来年的“鸹鸪头”后,祭师用准备好的锅灰将本年和来年的“鸹鸪头”满脸涂黑,祝福他们及家人幸福吉祥。在震耳的爆竹声中,新选的“鸹鸪头”迅速将本年的“鸹鸪头”反背回村。祭祀打歌的场面喜庆热闹,彝族女青年身系银制桂花、绣花围腰,包头上插着弹动摇晃的花枝,胸前挂着银链三须。男人身着羊皮,头缠“黑巾”。
大家随着有节奏的笙、笛声,尽情地唱呀,跳呀,边舞边歌,此起彼落,歌贺二十四节令。整个场面像烂漫的山花,歌声像澎湃的江河,拥挤的观众层层环绕,摩肩擦背。舞步声、“阿苏啧尼哟勒!”吼叫声、笙笛声响成一片,伴随着阵阵松涛声,不时在山谷中回荡。祭祀仪式结束后,青壮年男人们忙着杀鸡宰羊,妇女们挑水洗菜,小孩们帮忙捡柴搭灶忙碌着准备“百席松毛宴”,准守“人人有份”的“古训”,邀请前来打歌的人们一起享用。
打歌通宵达旦,要持续到第二天,大约在第二天五更天的时候,本年的“鸹鸪头”要煮大汤圆给所有打歌的人吃,以示慰劳,意喻“圆圆汤圆敬乡亲,风调雨顺又一年”。天亮了,要举行一个进中堂的仪式,跳“颂歌”,挑选六名较为年长的男子,一人手持香火、升斗,一人弹着三弦,其余四人跟在后面,跳着彝族舞蹈,唱着祝福的调子,祝福本年的“鸹鸪头”。
近年来,鸹鸪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在传承了古老的祭祀仪式和打歌等活动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融入进了“鸹鸪节”其间。
今年,活动主办方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和活动承办方马鞍村委会二宜村民小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时间安排是:
上午9:00--上午11:00鸹鸪神祭祀活动
中午12:00--中午12:30开幕仪式
中午12:30--下午3:00各项比赛及表演活动
比赛一:打歌比赛
比赛二:刺绣比赛
比赛三:唱牛歌比赛
比赛四:唱调子比赛
比赛五:“抓子”比赛
比赛六:“赶老母猪”比赛
表演:打陀螺、皇帝棋、摔跤
下午3:00--下午4:00闭幕仪式
晚上7:00--次日凌晨7:00民俗颂歌活动、狂欢
看了上面的介绍,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很心动?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你还等什么呢?赶快呼朋唤友去瞅瞅去!毕竟,错过了这一天就要再等一年!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早期白癜风是否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