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德苴乡北朝南村群众依托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养殖成效越来越明显,加快了该村脱贫步伐。
今年,在北朝南村肉牛养殖合作社的支持帮助下,村民郭继才家建起了能养60头肉牛的新圈舍,这几天,圈里关上了30多头肉牛,这次是他家自养牛以来养殖头数最多的一次。谈及养牛,他说:“我家养牛好几年了,前几年每年也就养4、5条牛;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让我们贷款融资得到了保障,现在我家的养殖规模也达到了30多头。”像郭继才这样的肉牛养殖大户,在北朝南村就有10多户,这些大户都是在合作社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德苴乡新和村委会北朝南村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由于肉牛市场价格比生猪价格稳定,多数村民一改过去生猪养殖为肉牛养殖。一开始,村民们都是零星养殖,养殖规模小、技术不足、成本高,效益不怎么明显。年11月,村里成立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快了该村肉牛养殖发展步伐。谈及合作社的好处,郭继才说:“合作社一是让我们融资得到了保障;二是专业合作社每月都定期召开会议,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三是我们通过专业合作社学习讨论养牛技术。”
有了合作社,养殖户和社员可以参加合作社组织的各种培训、交流等活动,统一开展疫病防治,还可以根据社员需求,协调金融、畜牧部门提供贷款及政策支持等服务。村民郭丁香说:“合作社给我们培训、讲解我们不懂的养牛技术,最终我们实现了自己养,经过一两年来的实践,每一年赚的利润还是觉得可观的。”村民郭继才对此更是坦言:“专业合作社对我们这些养殖户可以说是一个靠山,更是一个信心。”
在合作社的带动引领下,北朝南村有头脑、有劳力的村民都纷纷加入肉牛养殖队伍。针对没有能力搞养殖的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借用贴息贷款来扩大养殖,给他们分红,帮助他们脱贫摘帽。弥渡谋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俊说:“我们每一个比较贫困的建档立卡户,给我们入股每户5万块钱,我们每一年分给他元。”目前,合作社社员从一开始的7户增加到现在的33户,其中,存栏量50头以上的有3户,30-50头的有8户,10-30头的有21户,零星肉牛养殖基本覆盖全村,全村存栏肉牛多头,户均存栏达8.2头,人均2.3头。对于北朝南村合作社,德苴乡新和村委会主任雷敏祥说:“合作社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我们北朝南村的养殖业,既有能力,又有劳动力这部分农户开始养殖肉牛,他们既学到了技术,也实现了脱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